
你敢信吗?我们厨房里最头疼的铁锈实盘配资,竟然可能成为开启未来清洁能源大门的“金钥匙”,性能甚至把昂贵的贵金属铂金都甩在了身后!
这项研究发表在7月6日《美国化学学会催化》杂志上。

一、氢能源的终极梦想与铂金噩梦
我们总说未来是属于氢能源的——零污染、高效率,简直是人类能源的“终极梦想”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汽车喝的是水,排出来的也是水,这是多么环保的场景!
但梦想和现实之间,总隔着太行王屋二山。
硼氢化钠(SBH) 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储氢材料,它可以通过与水接触的简单反应(水解)释放氢气。
但要从这种材料中安全高效地取出氢气,你需要一个“开关”——也就是催化剂。过去,这个开关几乎被一种材料垄断了,那就是铂(Platinum),也就是我们说的白金。
铂金好是好,但它有一个致命缺点:贵!
贵到让氢能源的成本居高不下,就像给所有氢动力汽车的轮子都镶上了一圈钻石,根本无法大规模普及。这层窗户纸,捅破了就是能源天堂,捅不破就是原地踏步。
多年来,全球科学家都在寻找一个能替代铂金的“屠龙勇士”。
二、咸鱼翻身!被嫌弃的“绿锈”成了天选之子
谁能想到,这位“勇士”,竟然是路边一块平平无奇、甚至一度被认为极不稳定,难堪大用的“绿锈”?
是的,你没听错,就是铁锈的一种。
由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的井手祐介(Yusuke Ide)博士领导的团队,完成了一项惊天逆袭。他们发现,这种特殊的混合价氢氧化铁矿物——绿锈,虽然天生“体弱多病”,但经过一番“点化”,就能脱胎换骨!
他们的秘诀是什么?——给铁锈戴上一顶“铜帽子”!
研究人员将绿锈颗粒浸泡在氯化铜溶液中,这个简单的操作,却引发了奇迹般的化学反应。无数纳米级的氧化铜簇,像精美的装饰一样,精准地“镶嵌”在了绿锈颗粒的边缘,形成了大量用于生产氢气的“高活性站点”。
咸鱼翻身,铁锈换金,这简直是材料界的逆袭爽文!

三、性能逆天!成本只要十分之一,效率还更高!
那么,这位逆袭成功的“锈哥”到底有多猛?数据会说话:
快到飞起!它的催化效率(周转频率TOF)最高可达5000/min!这是什么概念?就是说它催化硼氢化钠生产氢气的速度,达到了每分钟5000次,与传统的铂金催化剂不相上下,在某些条件下甚至更胜一筹!
便宜到哭!根据估算,这种绿锈催化剂的生产成本大约为0.60美元/克,而铂金催化剂呢?6.00美元/克!成本直接暴降90%!以前是“为氢消得人憔悴”,现在是“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耐用到不行!经过反复使用,它的催化活性几乎没有明显下降,证明了其出色的耐用性,完全具备了工业化应用潜力。
更绝的是,这位“锈哥”还有一个隐藏技能——它能吸收太阳光给自己“充电”!
阳光照射下,绿锈结构吸收的能量会通过铜簇传递给储氢材料,让氢气生产效率进一步飙升。它不仅能干活,还能晒着太阳加倍干活,堪称催化剂界的“卷王”。
四、从实验室开往星辰大海
这项突破的意义远不止于一篇论文。它为氢能源的实际应用扫清了一大障碍。
井手祐介博士充满信心地说:我们期望我们的催化剂能被用于汽车、船舶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氢燃料电池中,这有望实现多种形式的零排放交通。
从一块被嫌弃的铁锈,到一个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超级催化剂,科学的魅力就在于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。人类的氢能源时代,这一次,或许真的不远了!

参考文献:
Ezz-Elregal M. Ezz-Elregal et al, A Catalyst for Sodium Borohydride Dehydrogenation Based on a Mixed-Valent Iron Hydroxide Platform, ACS Catalysis (2025). DOI: 10.1021/acscatal.5c01894
英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